央广网运城1月20日消息(记者郎麒 通讯员博文 刘鹏)贴年画,是我国很多地区过年时充满仪式感的一项传统习俗。贴一张纯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过年的仪式感更是瞬间拉满。今天,央广网记者就带您走进山西运城新绛县,看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木版年画,拓印一张有关“兔”的木版年画,开启寻兔之旅。
一只只色彩明艳、福气满满的兔子跃然纸上(央广网发 博文 摄)
走进二天门木版年画社,山西省非遗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和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李华夫妻二人正在忙着创作兔年文创作品《福兔》,一人拓印,一人上色,在两人的配合下,一只只色彩明艳、福气满满的兔子跃然纸上。
【资料图】
吴百锁在给木版年画拓印(央广网发 刘鹏 摄)
吴百锁告诉记者,“今年制作了《福兔》《祥云兔》三对六幅作品,上面有常见的祥云、蝙蝠、白菜、元宝、钱币等造型,寓意财源滚滚、福气多多、兔年吉祥。”
李华在给木版年画上色(央广网发 刘鹏 摄)
福兔“身着”传统纹饰团花,身前摆放元宝白菜,抬头凝望远方,在圆月的映衬下,显得一团和气;取材剪纸造型的小人手拿白菜、如意,身骑福兔,脚踏滚滚祥云送福而来,整幅作品线条简约、造型古朴,充满浓浓意趣。
兔子自古以来就有生机勃发、吉祥如意、平安顺遂的美好寓意,毛茸茸、胖墩墩的兔子形象,更是深受大家喜爱。采访期间,不时有顾客前来,挑选采购年画。一位顾客表示,“每到过年,我都会贴一张传统的绛州木版年画,希望来年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年画线条简约、造型古朴,充满浓浓意趣(央广网发 博文 摄)
木版年画是在木板上雕刻图案,用纸拓印制成画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古时多用于过年张贴,故称为木版年画。绛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已传承千年。30多年来,吴百锁一直从事绛州木版年画的收集、保护、整理、研究工作,他不仅收藏了各个年代的年画古板3000余块,还在木版年画的内容设计、形式包装上融入诸多创意元素,让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